會員登入
註冊會員

買車要怎麼研究?才能買到適合自己的車?

買車要怎麼研究?才能買到適合自己的車?

當我們想買某一樣商品時,什麼時候會特別需要做功課研究?

暫代性質的圖檔

Ken是一個獨立創業的老闆,最近想買車,當Ken遇到 Jeff 「獨立購車顧問」,兩人一起討論買車這件事,會有哪些火花呢?

 

Ken:朋友介紹Benz、BMW跟Volvo的業代,都很熱心的介紹適合的車款。


Jeff問:目前有考慮哪些車款呢?


Ken : 賓士CLA200五門跟四門 BMW3系列還有Volvo XC60


Jeff :會考慮這幾款的原因是什麼?


Ken:介紹後覺得好像都很不錯,想說可以試乘後再決定。


Jeff:對於購車預算,是怎麼訂出來的呢?或是為何會想換這台車?


Ken:公司最近營業額不錯,預算200萬是可以接受的。換車原因就是車子已經舊了常拋錨,擔心在工作時壞在半路,耽誤工作就麻煩,也很不安全!


Jeff :我記得上次有提到一位中古業代推薦BMW 5系列,開價249萬,所以預算200萬到哪一個程度可接受?210萬?250萬?

Ken:250萬還可以接受!

Jeff:好奇你前面說雙B要考慮的車款跟這台5系列調性定位不太一樣,是什麼原因讓你也會想考慮5系列?


Ken:業務告訴我,這台是掛牌公司車,品質就跟新車一樣,跟新車價落差40萬,業務又可以幫我爭取五年保固,讓我覺得很划算!


Jeff:車子每年都會有折舊,車價越高折越快,尤其第一年,因此這台中古車的價格是合理,沒有特別划算。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什麼時候賣方會開優惠條件給買方?什麼情況賣方不會推優惠方案給買方?

Ken:應該是有很多車要銷售出去、有庫存的時候吧?

Jeff:你說到一個重點,因為某些原因需要促銷時,就會運用很多利多來吸引客戶購買。依照BWM今年的經營策略,5系列快改款了,因此目前很多庫存需要消耗,也就會推出各種優惠!

Ken:原來是這樣。原本不考慮中古車,也怕會有問題,但有延長保固好像可以考慮。

Jeff:許多人買車時,聽到有「延長保固」,會覺得好像滿好的!感覺好像更安心。但重點在於保固的條款,裡面通常會有些條款明定: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繼續適用延長保固方案,以及車商保有解釋、修正、終止的權利....。換句話說,車子若有故障的情況,能否使用保固還是以車商解釋為主呀!再說,我們需要這台車是為了讓生活、工作便利,但若車子有任何問題,保固會是最重要的嗎?


Ken:的確是,那這樣是不是也就不要考慮中古車啦?


Jeff:我們來思考一下,中古車與新車需要注意、考量的點會一樣嗎?


Ken:應該不太一樣,中古車比較便宜,會要注意車況,新車不用但比較貴。


Jeff:有人認為新車落地折三成,買新車是盤子,挑一台狀況良好的中古車才是明智選擇。也有人認為中古車不知道車況,車商也都會重新整理,很難真的了解車況,都要買車了,就依照可以花的預算買新車就好。兩種都各有擁護者,端看你的價值觀中,哪一個比較重要來做決定,自己喜歡最重要。再者你比較喜歡的車種跟這台車屬性也不太一致。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先確認一下,你對於未來這台車的期待?會載誰?預計開幾年?


Ken:這些我倒是沒有想過。


Jeff:轎車、休旅車,本身調性也不太一樣,乘坐起來的感受也不太一樣。若沒有先想好自己最重視車子的哪個部分,是性能?價格?外觀?品牌?還是舒適?如果完全憑感覺,就會變成好多選項都不錯,還是不知道要選哪一個。建議回過頭來設定自己最在意的點,將上述的各個點都列出來排先後順序,這樣去看車、試乘才能有一個參考的基準點幫助我們篩選出適合的車子。


買東西不一樣,卻都一樣

真實生活中,「購買」是很平常的日常行為,若是便宜、日常的東西,可能會產生額外買了很多不需要、用不到的東西,最後囤積;若是較貴的東西,則可能買了後悔、買了之後發現跟原本想像的不一樣。

以買車來說,車價動則百萬起跳,假如沒有仔細評估,很有可能買了之後後悔,或者買了沒多久發現不符合需求了,反而需要花一次精神、時間,甚至需要多花錢重新選擇一台車,或者將就使用。我想聰明消費的我們,應該不會希望發生這樣的狀況!


了解自己、設定目標是買對東西最好的方法

現在的人都忙碌,會想有效率的完成某件事,但我們會發現反而容易做錯決定,尤其現在的廣告行銷、業務人員銷售手法,抓住消費者的心態,用話術包裝、限量威脅、好康利誘的方式,來挑動下單的衝動。

買方賣方各有立場問題,買方對於購買有一個解決問題、滿足需求的期待,而賣方式銷售出產品、賺取獲利,這兩者之間是否有著微妙的衝突,當然我從事業務工作期間,也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,協助客戶找出平衡點,但總還是難免有可能不利客戶,卻仍希望客戶能選擇我方產品的狀況產生(這已是業界公開秘密)。


聰明的消費者,需要的是先釐清自己內在想法,找出購買的原因,包含財務如何負擔,預算多少、貸款與否(why),接著才會是依照需求開出條件(how),找廠商報價、試乘(也可能試乘後發現與想像不同,那就可以再與自己的需求、最在意的點媒合,看是否需要調整選項),最後進入確認(what)進行下單簽訂。


不論是買任何商品、有形無形,買了之後是否適用,都取決於我們是否夠了解自己,每次購買時是否都清楚是解決什麼樣的問題,再進行決策,都會有很大的關係!當然有很多時候也更需要第三方提供建議與討論,才能避免因衝動購買,而買到用不到、不喜歡、不適合、甚至是負擔不起的東西。


延伸閱讀:
最熱賣的產品=最好或最適合你的產品嗎?https://reurl.cc/7R8lX5

最近也面臨想買車、買房需做財務決策的狀況嗎?
不知道可找誰討論?
歡迎預約 
30分鐘免費線上諮詢





關注最新動態

關注Stella 生活手札,獲取最新的動態與資訊

發表您的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