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登入
註冊會員

閱讀心得:巴菲特的投資原則

股神唯一授權,寫給合夥人的備忘錄

暫代性質的圖檔

  • 作者: 傑瑞米‧米勒  
  • 原文作者: Jeremy Miller
  • 譯者: 許瑞宋
  • 出版社:天下雜誌  




摘要:

本書經過巴菲特許可,首次整理出版1956-1969年寫給合夥人的33封信,這些信展現巴菲特一以貫之的投資理念,包括反向分散投資策略、追求複利,以及打敗大盤的要求,在不同時期、不同標的、不同環境下運用這些原則的方法。


這些信記錄巴菲特年輕時期利用少量資金、透過高複利累積財富的過程,以及日漸成熟的長期價值投資策略,為日後成為世界首富奠定基礎。

 

三大投資策略公開

巴菲特在信中詳細說明早期的三大投資操作,每個人都可以學習、複製:


  • 低估型投資:用質化與量化條件尋找價值被嚴重低估的公司,在股價偏低的時候買進,漲回實質價值時賣出。
  • 套利型投資:尋找併購交易公開但尚未完成的公司,以低風險的方式進行穩賺不賠的套利。
  • 控制型投資:利用資產負債表來計算公司價值,在股價偏低時取得公司控股權,要求經營高層改造企業,實現企業價值。

 

這是巴菲特早期的投資策略, 60年來他以同樣的原則創造出傲視市場的績效。讀著這些信,就好像聽見價值投資大師在耳邊說:「這就是投資的方法,我就是這麼做的,這是我走過的路。現在來看看你們是否能跟隨我走這條路。」



心得:

說到投資,一定不會漏掉巴菲特,許多談投資的人更是將巴菲特的話奉為圭臬,如果我們上網google股神巴菲特,會跑出許多相關的文章、報導。但常把巴菲特的話當投資聖經般的人,是否真的都能理解巴菲特每句話的意涵?以及從中獲取寶貴的智慧呢?若我們能對每句被擷取出來的話中,深入瞭解每句話的背景、前後文,又是不是會有其他的不同解讀呢?


本書中,透過整理巴菲特每年寫給股東的信件中,可以抽絲剝繭理出巴菲特的投資邏輯以及核心思想,也可以從中間看出某些原則也是巴菲特待人處事的原則,而並不單單僅止於投資上。


巴菲特透過給股東的信件,將自己投資方式鉅細彌遺地記錄下來。


追求深度價值的低估型投資

首先是「低估型投資」,師承葛拉漢的投資方理念:避免賠錢,先求保本,再求賺錢。分析某家公司,可歸類為「淨流動資產股」(net-nets),這些類股的流動資產可能是在現金、存在銀行的證券、應收帳款或可賣出的庫存。抓出安全邊際後,才實際投入,也可能在投資後讓該標的停業清算,而藉此獲利。這類投資方式,也可稱為「濕掉的雪茄菸蒂」,等待機會抽最後一口,賺入僅存的價值。


穩賺不賠的套利型投資

接下來是「套利型投資」,書裡稱之為「穩賺不賠的套利型投資」,透過分析收集資料,能找到「價差夠大、成功機率夠高的交易,從中套利」。為何能知道投入該公司是穩賺不賠的呢?巴菲特在裡面提到一個重要的觀念:「請務必避免超出自己的能力圈」,在投資之前必須明敗自己在做什麽,除非有很明顯的套利機會,不然這樣的交易少碰為妙。


在定方內部讀書會議研討中,我也問了哲茗一樣的問題:我們怎麼能知道,這可能會是一個能套利的機會?哲茗分享:在他任職交易室期間,印象中遇到套利型投資的機會僅有1-2次,是因為平常都在看相關的資訊,所以當一個套利機會出現時,你能明顯地覺察這是一個可把握的機會,而在那一兩次機會中,也只有真的執行少部分,而且現在資訊流通快速,套利的時機很快就會被市場修正而消失。


介入公司經營的控制型投資

葛拉漢說「做得最好的投資最像在經營事業,經營最好的事業最像在做投資」,巴菲特將這個理念實踐,如果有一家值得投資的公司,他會進行買入與長期持有,「不是控制公司,就是掌握很多股權,試著影響公司決策」,在持有過程,會強化管理、調整資金配置,甚至是促成併購,而這樣的操作績效往往需要數年的表現。


在控制型投資中,如何評估一家公司的價值,也成為核心!這裡的評估價值,跟我們考試時、或一般投資課程中提到的:股價還原法、股價淨值法、本益比.....完全不同,這裡說的是「實質價值」:保守評估的清算價值。(這方法也源自葛拉漢)。


這裡有一句很重要的話:「公司如果沒有實質資產,根本不可能有獲利!」這可以用來評估一個公司、制度是否值得投資,又或者是不是可能是詐騙、老鼠會的依據之一,許多傳直銷沒有真正的產出,而僅僅是靠人力加入、資金加入而產生「獲利」,這會是很重要的關鍵。


結論:時尚不一定好

我們都知道,巴菲特在1969年時,選擇結束合夥事業,在1950-1960這十年間,美國股市大漲,也出現了「時尚」的積極投資法,究竟為何巴菲特會選擇在這時候結束合夥事業呢?留待另一篇文章敘述:「積極投機無法持久」談巴菲特與蔡至勇的故事。但我想先記錄另一個,讓我印象深刻的事:

近來,許多推崇被動式投資、ETF懶人投資的人,都會引用書中提到:「巴菲特的遺產選擇投資在指數基金,而非主動管理型基金(註1)」,來證明使用被動式投資、ETF是正確的。

在1960年代,指數型基金還沒出現,而巴菲特卻不斷倡導:你從市場得到的,不可能遠遠超過你投入的。如果你沒興趣、沒能力或不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管理自己的投資,那就應該投資在大盤指數上。選擇主動是投資唯一的理由是相信自己或選擇的投資經理任能打敗「什麼都不做」的策略。而且巴菲特在當時便遇見兩個相關的投資趨勢:大盤指數將成為衡量投資績效的首要基準;多數主動式投資經理人因為一些心理因素(屬日後出現的「行為財務學」範疇),表現成績不如大盤。但究竟大家口中推的ETF、被動式投資,跟巴菲特說的指數基金有一樣嗎?這不禁要讓我想更多的提醒大家,不是叫ETF就真的是低成本、也不是叫被動式投資就真的符合大盤;相反的叫基金也不見得就是巴菲特或伯格說的:無法打敗大盤的基金、或費用率高的工具。


再說,若回歸到理財的根本用意:為了實現我們理想中的生活,如此一來我們唯一需要考量的是:如何讓我們的資產長期穩健的成長,讓金錢成為實現理想生活的後盾,而不是因為不清楚自己需要多少,而淪為追求高報酬、不知道落入高風險的陷阱中,又或是單純看費用率到底多高的比較商品窘境。這就好比,不夠清楚自己身體需要哪些營養素時,僅是看報章媒體說需要補充B群、補充葉黃素、補充鈣、補充鐵....結果可能吃了一堆,反而傷身,又或者為了避免買到高費用率的商品,卻忘了自己買股票需要花更多時間去研究,別忘了巴菲特說的:從市場得到的,往往比你投入的超過。



註:

1.2013年的信:有筆遺產是現金,交付給信託,受益人是太太。....信託指示:10%現金購買短期政府公債,另外90%投資在費用非常低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......



關注最新動態

關注Stella 生活手札,獲取最新的動態與資訊

發表您的評論